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会 员 查 询
会 员 申 请
茶道
来源:网络 | 作者:fjcvfjcv | 发布时间: 2017-09-18 | 109514 次浏览 | 分享到:

1977年,谷川激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学》一书中,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动作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它包含了艺术的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个因素。

熊仓功夫先生从历史学的角度提出:茶道是一种室内艺能。艺能使人本文化独有的一个艺术群,它通过人体的修炼达到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人本茶汤文化研究会仓泽行洋先生则主张:茶道是以深远的哲理为思想背景,综合生活文化,是东方文化之精华。他还认为,“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为,“和”是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方法。“怡”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

负水斋居士认为:“茶道是构筑在特定的客观事物上的茶人的观念,它既是茶人的认识论,也是茶人的方法论与世界观。从广义来讲,“茶道”是人类发现并利用茶叶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各种茶叶制作工艺以及利用与其茶品相应的食茶、饮茶方法进行养生并冶炼情性的观念方法的集合;从狭义而言,‘茶道’就是饮茶人在特定的时空环境借喝茶之事修身养性以完善人格的方法论以及由此中折射出来的价值观。”居士继承并改造了陈香白的‘七义一心’而提出以茶事引导为中心的二元制茶道理论:《六义一心论》。他认为:茶道哲学是围绕‘易’发展起来的;中国茶道的精神道德价值的核心在‘怀仁’;中国茶道养生理论的中心则是‘启智’;整个茶道体系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养身与修身为其内涵,六义为其外延。茶道的六外延是:茶理、茶艺、茶礼、茶器、茶情、茶学说,合称六义理,茶事引导统率六义理。

公告
更多>>
活动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