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3 文物保护利用 |
国家记忆工程:依托文物建筑、文化典籍、国家档案等,通过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性文物,分类分批实施国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记忆工程及国家记忆数字化保存行动计划,体现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建立全民共识的国家精神标识。 “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依托互联网,建立文物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开展文物价值挖掘、文物数字化展示利用,推动与教育、文创、动漫、游戏、工业设计、旅游等领域的跨界融合,围绕文明源流、国学经典、传统美德、艺术欣赏、乡土民俗、红色记忆等主题,进行创作、创新、创造,形成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和普遍示范效应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让文物可见、可感、可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考古中国”研究与大遗址保护工程:对古文化遗址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整理和有效保护,深化重大专题研究。推进良渚、二里头、殷墟、景德镇御窑厂等遗址保护项目。开展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及沿海重点海域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和水下考古发掘保护项目,划定一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区。 文物保护展示重点工程:加强长城保护,开展一批抢险加固、保护修缮、设施建设和综合展示项目,新建一批长城保护展示示范区。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展示,加强近现代代表性建筑保护展示,加强古建筑和传统村落保护、西部地区石窟、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文物保护,加强西藏、四省(青海、四川、云南、甘肃)藏区和新疆文物保护,做好冬奥会区域文物保护展示。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建立完善的古籍普查、修复、保存、宣传、利用工作机制,通过微缩复制、数字化和善本再造等方式,实现古籍的再生性保护,开展古籍专题展览展示交流活动。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工作。 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通过文献普查、海内外文献征集、整理出版、数字化加工整合、举办文献展览以及文献的保护技术研究等工作,有效抢救与保护民国时期文献。 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和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支持山东推进实施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孔子博物馆、尼山圣境等重点项目,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支持甘肃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推进文化建设。 |
2025-04-11
2025-03-23
2025-03-07
2025-01-20
2025-01-13
2024-12-31
2024-12-30
2025-04-29
2025-04-24
2025-04-21
2025-04-14
2025-04-01
2025-04-25
2025-04-11
2025-03-31
2024-10-21
2024-10-20
2024-10-11
版权所有 © 福建省文化志愿者协会(www.fjcv.org)
志愿热线:0595-28881828 E-mail:fjcv66@126.com 闽ICP备17015848号-1
法律顾问:北京恒都(泉州)律师事务所主任 陈鸿才 | 广东华商(泉州)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李文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