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会 员 查 询
会 员 申 请
合力守护古桥 传承历史文脉
来源:泉州网 | 作者:fjcvfjcv | 发布时间: 2017-09-15 | 25998 次浏览 | 分享到:


 

 


 

洛阳桥“活字典”陈德杉向游人讲解洛阳桥历史

 

核心提示

 

泉州网824日讯(记者 吴志勇 黄雅珊 通讯员 朱丽琼 文/图)夏天傍晚,在洛阳桥畔,总有群众在桥上纳凉行走,他们或是游客,或是伴随着洛阳桥成长的本地人。今年入夏以来,人群中新增了一群身着橘色T恤衫的人,他们是泉州台商投资区筑家扶贫协会的志愿者。他们在洛阳桥开展以“洛阳你我家,环境靠大家”为主题的守护洛阳桥志愿行动,为洛阳桥及周边环境保护出力。

 

更多的力量汇聚到保护洛阳桥的行动中来。今年,台商区印发洛阳桥保护村规民约,促进护桥社会风气的形成;同时,成长于洛阳桥畔的“咱厝人”也满怀深厚情结,多年来用专业知识讲述点滴古桥故事,传承古桥历史发展文脉。

 

开展志愿行动 清洁桥面讲解桥史

· 

近日,在台商区筑家扶贫协会会长杨家强的带领下,该志愿者团队一行15人陪伴来自明贞寺的孩子们行走在洛阳桥上。他们一边捡拾垃圾,一边为孩子们讲解洛阳桥的传说。

· 

傍晚的洛阳桥熙熙攘攘,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居民为求方便驾驶机动车穿桥而过,还有一些人将烟蒂弃置于桥上……在清理垃圾的同时,志愿者们还耐心地进行规劝,呼吁广大群众善待保护好洛阳古桥。来自丰泽区的杨秋霞就是其中一名志愿者,在此次守护行动中,她带着女儿前来参与,“活动很有意义,我们大人以身作则,才能从小培养孩子们保护古迹、爱护环境的意识。”

 

据杨家强介绍,目前他所在团队共有30名志愿者长期参与到洛阳桥志愿行动中。除了环境方面的清洁,志愿者也定期为游客提供洛阳桥的讲解服务。例如针对儿童,他们会讲述洛阳桥传说故事,而针对成人,则会引用一些较为翔实的数据,介绍珍稀鸟类、滩涂湿地等自然环境情况。“志愿者里有来自各行各业的社会人士,他们各有专长,既有普通话好的小学老师,也有亲和力十足的幼教,同时还有熟练英语等外语的外贸工作者。而此前团队就已为企业员工、区内外校园夏令营团、外籍人士进行过解说。”

 

据了解,今年4月份以来,筑家扶贫协会着手对志愿者进行洛阳桥古迹讲解方面的培训,邀请洛阳桥“活字典”陈德杉开展多期培训,并实地举行解说演练交流会,进一步提高对洛阳桥知识的了解。

 

印发村规民约 营造保护古桥风气

 

村规民约是乡土社会价值观、道德观的具体体现。为了让美丽的洛阳桥及周边区域得到更好的保护,今年6月底,台商区结合实际,印发《泉州台商投资区万安村、洛安村、洛阳村洛阳桥保护村规民约》,在洛阳桥遗产区、缓冲区范围内全面推进村规民约的严格执行。

 

记者了解到,根据《村规民约》规定,全体村民应当遵守洛阳桥遗产区、缓冲区的有关管理规定,自觉维护文物安全,严禁在文物上张贴、涂污、刻画;严禁移动、拆除、损毁文物;严禁在洛阳桥文物本体及附属建筑存放或使用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等危害文物安全的物品;严禁未经文物行政部门许可,在洛阳桥本体及昭惠庙等附属文物建筑内外私拉乱接电气线路。

 

同时,在尊重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全体村民应自觉规范民俗活动行为、自觉珍惜爱护文物古迹。在洛阳桥上举行民俗活动,应服从政府有关部门和志愿者的引导,文明、有序开展活动,不在洛阳桥上燃放鞭炮;不在洛阳桥上烹饪或聚餐;不在洛阳桥上点蜡烛、随意烧香和“金纸”,香和“金纸”必须放入指定香炉、“金纸”炉;不准在洛阳桥上架设临时电源。

 

《村规民约》还对洛阳桥的环境卫生、治安、项目建设等方面作出规定。

 

满怀深厚情怀 他们钟爱古桥故事

· 

“站着像东西塔,卧倒像洛阳桥”,多少年来,洛阳桥一直是泉州人精神和风骨的象征。而在洛阳,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从小生长于洛阳江畔,目睹了洛阳桥下的潮起潮落,珍惜洛阳桥每一石、每一碑所吐露出来的风情。他们以自身的一技之长,为洛阳古桥的保护出力。

 

作为摄影世家,泉州华光职业学院董事长吴其萃一家五代人对洛阳桥有着深厚的情结。自吴其萃的曾祖父起就不断用相机记录洛阳桥的各种风景,这些反映了洛阳桥各个历史时期的景象,为人们获悉洛阳桥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

 

洛阳退休老干部陈德杉被称为洛阳桥“活字典”,他的生活轨迹几乎没离开过洛阳桥。作为“专职”讲解员的他每逢周末、节假日,都要为前来参观洛阳桥的国内外宾客义务讲解古桥历史。对于有关洛阳桥的诗词散文,他都了然于心。20年来,除了合作编印《洛阳桥古今诗词选》,他还编写了《洛阳桥撷趣》《洛阳桥传说》等10多本书,他也成为市级非遗民间文学代表性传承人。

· 

而洛阳镇文史研究学会秘书长杨安东致力于闽南童瑶的搜集及闽南新童谣的创作,在他出版的《闽南新童谣》书中,收录了《海丝·洛阳桥》《洛阳江蚝猫》《来洛阳好佚佗》等诸多和洛阳桥相关的闽南新童谣,通过“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一步步加深学生们对洛阳桥的认识。

· 

 

公告
更多>>
活动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