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导师团”的工作职责是发挥导师的“传、帮、带”作用,采取思路上领、信息上引、技术上带等方式,履行指导和帮扶职责。工作方式以定向挂钩、结对传授、组团问诊、订单服务、论坛巡讲、线上指导等,并建立组织运作机制、议事例会制度、项目督办机制、激励保障机制、动态管理机制。泉港区委要求各镇 (街道 )党(工)委 要认识开展“村支书导师团 ”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支持村支书导师团”的工作,为导师团成员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加强对“村支书导师团” 成员的督导考核 ,考核结果作为其年度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把镇(街道)党(工)委开展“村支书导师团”工作情况,纳入年度党建绩效考评内容;各镇 (街道)党(工)委、区直各有关单位确定1名联络员,具体负责做好联系和对接工作。区委党校要加强对导师“一对一”培训指导,帮助提升履职能力。区直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对导师团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政策倾斜,对导师帮挟项目优先审核、优先批复、优先支持。区财政局要保障导师团工作经费;“村支书导师团”工作要充分考虑村级党组织的实际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多为群众办好事、解难题,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宣传工作,大力传在开展导师团工作中涌现出来的生动案例和先进典型,全力打造村支书导师团”工作品牌,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导师团工作的良好环境。
今后,这些村支书导师将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定向挂钩、结对传授、组团问诊、订单服务等多种形式,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和阅历,传授开展基层党建和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理念思路、方式方法,特别是在基层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社会稳定、群众工作等方面的具体经验做法,为挂钩村发展理思路、找路子、出对策,解决挂钩村发展难题。而挂钩村也将立足自身实际和村情,学习导师在村集体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民生公益事业推进、班子队伍建设、群众工作开展等方面的好思路、好做法,将之转化为具体的措施,以推进本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
据了解,首批“村支书导师团”共有12名导师,这些导师是从泉港101个村(社区)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是泉港村主干中的优秀代表,在美丽乡村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重点项目服务推进、村级管理、群众工作等方面有着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