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会 员 查 询
会 员 申 请
南安高甲戏:洗尽铅华再扬帆
来源:泉州网 | 作者:南轩 君琳 | 发布时间: 2017-12-29 | 27217 次浏览 | 分享到:

南安市石井镇岑兜村“高甲戏兴趣班”的孩子们跟老艺师学艺

  发源 南安岑兜村“十家九戏”

  高甲戏系以地方戏为主的“宋江戏”发展而来,后由洪埔在保留“宋江戏”原有乡土特色和武打的基础上,将其改造成有戏文故事、有固定曲牌、有特定表演程式的一个独立剧种。因此,洪埔被奉为“戏祖师”,被列入《中国戏曲志·福建卷》“传记”的首篇。

  每逢农历九月二十,来自各地的高甲戏剧团都会派代表前往“高甲戏发祥地”——岑兜村祭拜“戏公祖”洪埔,并与当地的老艺师相互研讨高甲戏技艺,升华戏艺。

  岑兜村自古有“十家九戏”(十家有九家从事高甲戏)之说,是名副其实的“戏窝子”。 也正因为岑兜高甲戏师傅的传习,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高甲戏得以迅速发展,泉州、南安、晋江、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同安等地有多达400多个戏班。

  高甲戏以明是非、辨善恶、接地气的戏曲特色,根植于民间百姓当中,深受群众热爱。2006年,高甲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岑兜村被认定为高甲戏发祥地。

《大汉魂》演出剧照

  荣耀 受邀赴京作汇报演出

  作为高甲戏发源地,南安高甲戏艺术在21世纪到来之际,迎来了其历史的巅峰。

  1994年,《大汉魂》荣获全国专业戏剧艺术的最高奖项——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并荣获“文华新剧目奖”和“文华导演奖”;1999年,《浮沉记》荣获中国第六届戏剧节曹禺剧目、剧本、导演、演员等5项大奖,《洪承畴》斩获国内戏剧各类大奖。特别是1994年10月,南安市高甲戏剧团受文化部邀请到北京献演,轰动一时。2000年和2004年两度被文化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这是福建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剧团。

  走进南安市高甲戏剧团办公室,就可以看见一面贴满了各类奖状以及中央、省、泉州市等各级媒体报道剧团演出盛况的荣誉墙,向人们诉说着高甲戏经久不衰的魅力和璀璨夺目的辉煌。

  彼时,高甲戏呈现出百花齐放发展态势,除南安高甲戏剧团外,还涌现出了诸如南安民间实验高甲戏剧团、菊江高甲戏团、新同春高甲戏剧团等比较突出的民间职业剧团,获得的荣誉也数不胜数。这些一直活跃在基层的农村民营职业剧团,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无数泉州儿女远赴异国他乡奋斗打拼,南安高甲戏也随之漂洋过海,在东南亚、台港澳地区落地生根,成为他们与祖国情感连接的有力纽带,见证了与东南亚诸国家的文化艺术交流、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如今,高甲戏影响力历久弥新,南安及各地的高甲戏剧团每年赴海外演出场次依然达80多场。

公告
更多>>
活动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