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90年代,考古专家在福州市三坊七巷旧城改造和鼓楼区主要街巷的基建考古遗址中发掘出土了一种薄胎酱釉小陶器,这种细泥陶胎,表面施酱釉的陶器,胎壁仅1毫米左右。对此,考古专家将此类宋代出土的陶器称为"薄胎酱釉器"。
由于此类陶制小罐无论在造型、胎质、釉色以及工艺手法与诸多传世的日本"唐物茶入"几无二致。为此,日本国野川美术馆和里千家茶道资料馆等多家单位也专程组织专家学者前来福州,与福建省博物院专家一道在福州当地进行了深入的考察,经过对遗址采集的标本、残片复核后,最终认定福州市郊淮安半岛窑场(今洪山乡洪塘村的洪塘窑遗址)生产的"薄胎酱釉器"即为日本"唐物茶入"的生产地窑口之一。
薄胎酱釉器是宋代福州陶瓷史上非常独特精美的工艺品,以福州地区特有的泥料和高超的工艺水准,烧造出这种"蛋壳陶"的陶器,其"薄如纸,声如磬"。薄胎酱釉器形制多样,从现有的考古与收藏发现,福州就有十余种,做工精细,美观大方,可以说是福州古代陶瓷艺术标志性的代表。

2025-09-24
2025-09-10
2025-09-01
2025-06-24
2025-05-13
2025-04-11
2025-03-23
2025-10-29
2025-10-21
2025-10-11
2025-10-10
2025-08-29
2025-10-20
2025-10-09
2025-07-28
2025-04-25
2025-04-11
2025-03-31
版权所有 © 福建省文化志愿者协会(www.fjcv.org)
志愿热线:0595-28881828 E-mail:fjcv66@126.com 闽ICP备17015848号-1
法律顾问:北京恒都(泉州)律师事务所主任 陈鸿才 | 福建崇格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文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