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兴建议,应在师范院校生的毕业成绩中加入对写字水平的考评,有助于从师资这一起点上去扭转学生写字水平整体下滑的困境。潘永兴还建议在教育部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书法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逐步提高教师书法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的要求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严格对教师写字水平的要求和评级。对达不到最低标准的教师,应提供书写汉字的强化训练条件,制定具体要求和达标时限,逐步把“写字达标”作为教师上讲台的一个基本测评条件。
把书法课成绩纳入中高考考核系统
全国政协委员王林旭建议,应把“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的建议更改为规定。把开设书法课的规定从小学延续到初中的全部年级。把“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的建议更改为规定。在保证提供书法教育的同时,提高对学生语文作业中的铅笔和钢笔书法要求。
王林旭还建议把写字课的考核成绩纳入“小升初”、“初升高”和“高升大”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核系统。“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过程中,运用考试的手段,把属于基础教育范畴的写字训练,提升到素质教育的层面予以重视。促使学生、家长和学校三方共同关注写汉字的训练与提高。”
各地师范院校应增设书法专业
结合在中国书协多年的工作实践,赵长青建议,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呼吁党和国家,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书法事业,充分认识到书法艺术在文化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抓好基础工程,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健康发展。
“在全国中小学积极开展书法主题活动,建立书法书屋,为普及书法教育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赵长青说,尽快建立中国书法学院,加快培养书法教育的专业人才,不断输送中小学书法教师。2012年中国书协与燕京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专门招收书法师资49名学员,已取得很好的反响。要在此基础上创建燕京书法学院;建议各地都要在师范学院里增设书法专业,扩大招生,以缓解燃眉之急。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开通书法教育远程(视频)网络,传播书法教育,创造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