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人才强省战略号召。2025年7月7日至10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海渔逐梦”实践队在郭颖杰、官磊、陈登杰三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赴漳州、厦门展开主题为“蓝色经济关务赋能,青春助力渔业振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聚焦海渔业生产、加工、外贸全链条痛点,通过对海洋研究所考察、企业的实践、渔港实操等多种形式,探索新质生产力驱动乡村振兴的路径。展示新时代大学生“产研教”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

7月7日“海渔逐梦”实践队在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学习现代渔业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直接对接。学生通过观察孵化基地技术流程,理解“从实验室到渔场”的转化逻辑。

7月7日“海渔逐梦”实践队到达厦门市西投物流有限公司。企业现场教学打破课堂局限,学生通过真实案例理解关务在渔业外贸中的合规要点,强化专业与产业的衔接认知。共建校企共建实践基地,标志着“理论学习-岗位实践-就业孵化”的闭环形成,为关务专业学生提供常态化渔业外贸服务平台。
7月7日“海渔逐梦”实践队在厦门琛海水产品加工有限公司深入地了解水产品的生产运营及关务操作情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助力渔业产业链现代化转型积累宝贵经验。校企共建实践基地,推动关务专业与水产加工产业对接,为学生提供常态化实践平台。

7月7日“海渔逐梦”实践队深入吴克发水产批发店实训实操学习,聚焦渔业产业链“最后一公里”,以实操补全流通认知,从渔货分拣到配送,亲身感受终端销售对品质、效率的要求,让产业认知从“上游科研”延伸至“市场末梢”。
7月9日“海渔逐梦”实践队对厦门喜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漳州)进行学习考察,全方位解锁水产培育“生长密码”,为理解渔业产业链上游养殖环节筑牢实践根基。学生深入渔场一线,穿梭于养殖池间,仔细观察不同品类水产的生长环境,认真聆听关于鱼苗培育、水质调控等养殖技术讲解。推动课堂知识向养殖一线实践转化,让学生从“理论认知”深度融入“养殖实践”,本次实践活动将助力产教融合育人走深走实。
7月10日“海渔逐梦”实践队参观漳浦红色之地。学习传承海洋经济红色基因,将渔业历史与革命精神结合,创新实践活动的教育形式。
此次“海渔逐梦”实践队以“产研教”三位一体模式,在渔业全链条调研与红色教育中收获颇丰。未来,团队将带着实践中梳理的痛点与探索的路径,持续以关务专业赋能蓝色经济,让青春力量深度融入渔业振兴与乡村发展,用实际行动回应战略号召,书写实践育人的生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