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会 员 查 询
会 员 申 请
百年镜语 胶片相机的时光之约
来源:泉州通客户端 | 作者:张君琳 | 发布时间: 2025-09-05 | 27 次浏览 | 分享到:

从指节大小的微型相机到泉州第一台半人高的照相机,倪建东表示,在数码浪潮席卷全球之前,胶片相机凭借精湛的机械工艺和独特的化学成像技术,构筑起人类视觉记忆的黄金时代。如今,他希望借由这一爱好的深化拓展,传承相机发展历史上的影像文明。

每台相机都有“人情温度”

每台藏品背后,都蕴含浓厚的人情味。

谈及收藏渠道,倪建东笑称“全靠脸皮厚”。早年他结识各地藏友,通过交换、求购收集藏品。有时为了一台心仪的相机,他会多次登门拜访,带着自己收藏的瓷器、字画等藏品,“以物易物”;遇到不愿割爱的藏友,他就常去聊天,送上对方的“心头好”,用诚意打动对方。

“收藏家不是‘保管员’,而是‘传承者’。”这是倪建东自己对收藏的理解,“这些老相机已经经不起折腾了,再过二十年,可能就成为‘废铁’,但是对我来说,它们是时代发展的见证,有些依然可以使用,颇有价值。”

最让他珍视的是泉州罗克照相馆的那台“大相机”。1934年,泉州市区中山中路开设了一家“罗克照相馆”。在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期间,罗克照相馆堪称泉州最负盛名的照相馆。不仅记录了城市百姓生活的重要时刻、不同阶段的证件照,也引领着泉州的时尚与文艺潮流。这台半人高的相机拍摄时,需先在黑布下装底片,再用三脚架固定,按下快门时会有“咔嚓”一声响,影像留于胶片上,再经过化学处理,成为照片。随着数码摄影的发展,相馆于2009年停业。后来,倪建东多次拜访收藏者,用诚意打动了对方,成功收藏这台相机。如今,这台相机是他相机收藏的“重中之重”,被精心呵护,因为它承载了无数泉州人的记忆,对泉州影像文化有重要意义。

对于这些相机藏品的未来,倪建东已有规划。他希望在妥善保护这批藏品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这些相机。“让大家知道,相机不只是手机里的图标,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老样子’。”

在倪建东看来,收藏老相机是“用物件对抗岁月流逝”。那些带着划痕的机身、略显迟钝的快门,记录的不只是相机的发展史,更是一代代人的生活记忆。比如罗克照相馆的那台相机,“等再过几十年,有人看到这些相机,会想起‘原来爷爷当年是这样拍照的’,我的收藏便有了意义。”(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君琳)


公告
更多>>
活动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