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会 员 查 询
会 员 申 请
壶公信仰习俗
来源:网络 | 作者:网络 | 发布时间: 2018-01-05 | 20187 次浏览 | 分享到:

  壶公信仰习俗从汉代开始流传于莆田,朱熹感叹:“莆田人物之盛,皆因壶公也!”

  “壶公点化,聪明花开”。对于莆田人来说,这一民间故事并不陌生,讲的就是壶公信仰。壶公信仰作为独特的智神崇拜习俗,在全国十分罕见,已传承千年,在莆田文化史上曾发挥重要的作用。

  2015年10月,由莆田壶山书院提出的壶公信仰习俗,被莆田市政府列入莆田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日,好消息传来:该习俗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壶公信仰 苦学育才是核心

  莆田崇尚智力源于汉代隐居壶山的智神壶公。据记载,壶公是汉代影响中原一带的神仙,因南游至莆,见兴化平原上巍立着一座钟灵毓秀形如壶的壶山,遂隐居于此。因壶公悬壶济世,民仰其名,壶山从此改名为壶公山。壶公信仰习俗也在传播与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

  宋代有一句民谚:“门对壶公,世代书香”,传达出当时的百姓对智力的崇尚与追求。也是从宋代开始,壶公成为莆田百姓普遍崇仰的智慧之神,宋皇建炎二年勅封壶公为显应侯。

  “莆田人物之盛,皆因壶公也!”大儒学家朱熹感叹道。壶公信仰习俗以励志苦学育才为核心,以理喻教诲为引导方式。这种千年来崇拜智慧之神的习俗,蕴含着一种潜移默化的理性启迪教化作用,特别是对学习上幸运因素的理解,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对莆田人才成长产生了正能量的推动作用。

  开学日祭拜壶公 孩童上人生第一课

  从宋代至清朝,壶公信仰习俗在莆田十分流行,书院在秋季开学之日,师长都要依例率领学生去祭拜壶公。


  祭拜智神壶公仪式分有三个议程。

  首先,拜壶公排列祭品,祭品虽简单但富有寓意:芹菜代表勤学;竹笋代表虚心;大葱代表聪明;杏仁代表幸运;桂枝代表折桂高中。壶公信俗既鼓励后代虚心勤学幸运成才,又培养“家贫子读书”、不畏挫折、苦学折桂的精神。

  接着,由长者领着学童诵读祝文:“壶公神仙,点化顽冥。赐我聪慧,督我勤勉。萤光映雪,锥股提神。学无止境,若谷虚心。赐我幸运,学业大成。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在长者教导下,学童向壶公神仙发誓,“我将来一定苦学勤学,功成名就之后,再来拜谢壶公。”

公告
更多>>
活动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