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霎时让我觉得骄傲,是在汉字与汉语的美丽中长大的骄傲,只有汉字汉语可以创作这样美丽工整的句子。平仄、对仗、格律,彷彿不只是技巧,而是一个民族传下来可以进入“春天”可以进入“花神”的通关密语。
朗读诗文,最好的诠释可不可能是自己的声音?
我重读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重读了白居易的《琵琶行》,一句一句,读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读到“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还是觉得动容,诗人可以这样跟江水月亮说话,可以这样跟一个过气的歌妓说话,跟孤独落魄的自己说话。

李商隐好像难懂一点,但是,我还是想让自己的声音环绕在他的句子中,“相见时难别亦难”,好多矛盾、好多遗憾、好多两难,那是义山诗,那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景况,我们有一天长大了,要经过多少次“相见”与“告别”,终于会读懂“相见时难别亦难”。
不是文字难懂,是人生这样难懂,生命艰难,有诗句陪着,可以慢慢走去,慢慢读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