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会 员 查 询
会 员 申 请
画意禅心攀法山——记闽南红古建筑画家陈山山
来源:福建文化网 | 作者:杨新榕 | 发布时间: 2019-01-25 | 31913 次浏览 | 分享到:
  

 福建文化网讯(杨新榕)法山,是画家陈山山先生的法号他早年皈依在泉州四大丛林之一崇福寺方丈释理任大和尚的座下,从那时起便亦行亦趋在修行的“法山”上攀登。

山山先生不贪富贵,不恋红尘,不喜喧嚣,宁愿于山野中搭间简陋的茅庐,辟几分薄地,以静养其心。但此时,你若以为他躲避现实,不敢面对生活中的霜风冷雨,那可是大错特错了。而是他对山有着一种特别的喜爱。他认为,山是阳性,恢宏大度,阳刚万丈;山包罗万象,是胸襟豁达的弥勒;山历尽沧桑,是笑看世间的圣人。“山外有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总是出乎意料地给人惊喜,惊喜之余又坚定了人继续向前的信念;“风雨不动安如山”,山总展现着泰然处世的精神和坚韧不屈的魅力,“父爱如山”,“恩重如山”,山则成为一种爱,一种责任的化身;山的沉稳,让他有了人默默无闻的品性,山水便总成了他的情感寄托,修行的途径吧!


山山先生是位土生土长的泉州人,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美术专业,喜好水墨,天生儒雅,他不仅是一位虔诚的佛门居士,还是本地一位知名的古民居画家。因此,他便将修行中学到的禅心应用到国画创作上;从此,他的笔风一变,笔意柔和,充满灵性,越看越耐看,从他的山水画中不难发现,禅机和画理如一脉相承,如禅宗之于禅定,画呈现静气给人一种舒适的美感,使观画人如饮寒泉,透心清爽,消尽烦乱情绪。其意并不在画,怡养性情而已。所以能够摒名利,薄雕饰,画如其人,故其画多平和恬淡而得静气。近人多数以画营利,名缰利索,竞相驰逐,故其画多躁动,使观画人血脉贲张,直欲抡拳相向!也许有人说:“好画多数纵横潇洒,如飞如动,但看画人并不觉得烦乱,反而清目爽神。何以独贵静气?”其实,所谓静气,实际是禅心的显示。   

我们欣赏山山先生的作品,笔走龙蛇,动势逼人,细细品读便会发现他的画,繁密中寓整肃,飞动中见沉稳,如壮士搏狂澜,如绝峰聆天籁,不禁敛神屏息以得画中之静气,恬淡,宁静而优雅,丝毫没有浮躁功利。山山先生的性情平和,不论是于生活中,还是鉴赏,或是创作,都属于那种专注于自我的心灵感受的人,尽管已走过大半个中国,游历过江南之婀娜,也尝过塞北的苍茫,感受过桂林山水之奇俊,也曾于巴山渝水中悠游不离,但不论在哪个地方,山山先生的那颗心始终是纯粹的,用纯粹的心在领略和感悟这个缤纷的世界。

他以禅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以佛法的要义在释读万物。这一种表现尤其于绘画上,他的作品中就既具有天生禀赋与生俱来的唯美,又有修佛养性带来的禅意空灵。无论工笔还是写意,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他的水墨,他的线条、他的设色、渲染以及构图,都能够诠释出其清秀的画风,观之朴实爽心,而这一切均源于他心境的平静淡泊。所以,他的画,画的是他的眼;他的笔,走的是他的心。他的心是实在的,所以他的作品和他的人一样实在朴素,又不乏灵气洒脱,所以他的画,隐隐透着一丝禅意求画中的静气。

陈山山尤擅画民居。他家在泉州,闽南老民居所透露出来的人文气息,让他格外上心。在他的《陈山山闽南老民居国画作品集》中,红砖琉瓦,闽南风情,亭阁小榭,阔门庭院,都透露出宁静平和的静谧之美,展现出被放逐南方的皇族后裔那种贵胄精神,反应在民居上所放射出的气质。



陈山山的画,写实而笔法细腻,温暖且透着禅意,非常具有亲和力,把佛家居士心中那汪对众生的慈爱,淡淡的显现在丹青尺幅。他的画册,是少林寺的文化使者,作为赠品,被带到了美国,被不少海内外知名人士所收藏,至今在重庆至夏门的飞机航空杂志上,还能看到陈山山的作品,通过这便能看出他的作品所具有的魅力所在

前些年,陈山山先生应邀常住于重庆四面山少林寺在那几年间,他除了日常的工作外,空闲时常于巴渝山水和当地古民居中游走,他对巴渝的喜爱之情便可于画作看出来。那些日子里,他常常背着画架,带瓶茶水,便于会龙庄、塘河古街、中山古镇、白沙古镇,以及散布乡间的老院子、老房子,都留下了他造访的脚印。有《江津旅游》杂志的记者饶有兴趣的问他,比较闽南与巴渝,这两处的民居有哪些不同,他更喜欢哪里?他说:闽南民居受流落闽南皇族的影响,在制式上留有皇家的余韵,家家都象小型的宫庭;巴渝民居,这才是彻彻底底的草根住房,木梁木橼,简檐简窗,青砖青瓦,泥壁泥墙,少三分贵气,多几分质朴。春萌山房画室里的画,几乎都是他在四面山地区的所见所录。许多画,刚画好即被朋友收藏。他画的塘河古镇,那石阶、那老墙、那木栅栏与草丛新花,一缕一丝,一墨一彩,无不透着山野的灵气。当我第一次看他的作品时,就觉得他把国画画出了油画的视觉效果来,听他说以前是画过油画的,能把古老民居的质朴灰暗在色彩中找到它们曾经鲜活的过往,非心灵与时间的慢慢搓揉,非痛定思痛的陡然彻悟,是修练不到这种功力的。欣赏他的画,突然有寂无声处,妙音自来;静水不波,风摇菡萏的飘缈之意来。略言之或从静求,或从意得。从境求者重外相,如“可游可居”、“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的标准,多主张“外师造化”。从意求者重情致,多主张“师心自用”,情致由笔墨得。前者重外境容易执著相而流于雕凿,后者重笔墨又容易执著非相而流于形式,能以意求而不著空、发意中境者为上乘,既所谓“中得心源”。



用《江津旅游》杂志社记者的话说,“与陈山山相处越久,越觉得这个画家真的很可爱。陈山山的可爱,就在于萌。他一身旧布衫,似是衲衣不是衲衣,随意洒脱,形态不拘;可说起话来,细咪咪,微微笑,嘴唇微抿,那表情说不出的萌。一颗童心,如草萌春。春萌山房,不知谁起,甚为点睛……”作画求静气,所以历代画家多主张提高学识,完成人格的画外功夫。这一点在山山先生身上尤有体现。他读书达理、吟诗怡情、书法炼性、参禅修心,其意正在于修养气质,净化人品,他常道:作画欲先养静气,养静气则心先需澄清,而要使心境澄静则必须节制物欲,即便做不到视名利如浮云,也应淡然自若,以心修德,以德养画,以脱其凡俗,习习然中自有静气出之毫端。

从江津回泉后,结合这些年的游历,他的创作又有了新的突破,在立足于古民居外,一种对家乡蓬勃的喜爱之情,促使他将眼光放在对海丝历史文化的“重塑”中。如今他在创作出“五店市”、“西街东西塔”、“泉州海丝十六景”系列作品外,又将目光投放于更广阔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令人震撼的力作展现于你我眼前……

公告
更多>>
活动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