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会 员 查 询
会 员 申 请
画意禅心攀法山——记闽南红古建筑画家陈山山
来源:福建文化网 | 作者:杨新榕 | 发布时间: 2019-01-25 | 31953 次浏览 | 分享到:
  

 福建文化网讯(杨新榕)法山,是画家陈山山先生的法号他早年皈依在泉州四大丛林之一崇福寺方丈释理任大和尚的座下,从那时起便亦行亦趋在修行的“法山”上攀登。

山山先生不贪富贵,不恋红尘,不喜喧嚣,宁愿于山野中搭间简陋的茅庐,辟几分薄地,以静养其心。但此时,你若以为他躲避现实,不敢面对生活中的霜风冷雨,那可是大错特错了。而是他对山有着一种特别的喜爱。他认为,山是阳性,恢宏大度,阳刚万丈;山包罗万象,是胸襟豁达的弥勒;山历尽沧桑,是笑看世间的圣人。“山外有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总是出乎意料地给人惊喜,惊喜之余又坚定了人继续向前的信念;“风雨不动安如山”,山总展现着泰然处世的精神和坚韧不屈的魅力,“父爱如山”,“恩重如山”,山则成为一种爱,一种责任的化身;山的沉稳,让他有了人默默无闻的品性,山水便总成了他的情感寄托,修行的途径吧!


山山先生是位土生土长的泉州人,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美术专业,喜好水墨,天生儒雅,他不仅是一位虔诚的佛门居士,还是本地一位知名的古民居画家。因此,他便将修行中学到的禅心应用到国画创作上;从此,他的笔风一变,笔意柔和,充满灵性,越看越耐看,从他的山水画中不难发现,禅机和画理如一脉相承,如禅宗之于禅定,画呈现静气给人一种舒适的美感,使观画人如饮寒泉,透心清爽,消尽烦乱情绪。其意并不在画,怡养性情而已。所以能够摒名利,薄雕饰,画如其人,故其画多平和恬淡而得静气。近人多数以画营利,名缰利索,竞相驰逐,故其画多躁动,使观画人血脉贲张,直欲抡拳相向!也许有人说:“好画多数纵横潇洒,如飞如动,但看画人并不觉得烦乱,反而清目爽神。何以独贵静气?”其实,所谓静气,实际是禅心的显示。   

我们欣赏山山先生的作品,笔走龙蛇,动势逼人,细细品读便会发现他的画,繁密中寓整肃,飞动中见沉稳,如壮士搏狂澜,如绝峰聆天籁,不禁敛神屏息以得画中之静气,恬淡,宁静而优雅,丝毫没有浮躁功利。山山先生的性情平和,不论是于生活中,还是鉴赏,或是创作,都属于那种专注于自我的心灵感受的人,尽管已走过大半个中国,游历过江南之婀娜,也尝过塞北的苍茫,感受过桂林山水之奇俊,也曾于巴山渝水中悠游不离,但不论在哪个地方,山山先生的那颗心始终是纯粹的,用纯粹的心在领略和感悟这个缤纷的世界。

他以禅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以佛法的要义在释读万物。这一种表现尤其于绘画上,他的作品中就既具有天生禀赋与生俱来的唯美,又有修佛养性带来的禅意空灵。无论工笔还是写意,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他的水墨,他的线条、他的设色、渲染以及构图,都能够诠释出其清秀的画风,观之朴实爽心,而这一切均源于他心境的平静淡泊。所以,他的画,画的是他的眼;他的笔,走的是他的心。他的心是实在的,所以他的作品和他的人一样实在朴素,又不乏灵气洒脱,所以他的画,隐隐透着一丝禅意

公告
更多>>
活动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