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会 员 查 询
会 员 申 请
海上丝绸之路
来源: | 作者:fjcvfjcv | 发布时间: 2017-09-13 | 68751 次浏览 | 分享到:
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几个历史阶段。一是唐代中期以前为形成时期,隋唐以前,海路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二是唐中晚期是转型时期;三是宋元两代为极盛时期。四是明朝时期为衰落期。
秦代:海路西探,到达东南亚诸国,并且到达印度。
两汉:最早、最详细记载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是著名的《汉书・地理志》。西汉初年,汉武帝平南越后,即派使者沿着百越民间开辟的航线远航南海和印度洋,经过东南亚,横越孟加拉湾,到达印度半岛的东南部,抵达锡兰(今斯里兰卡)后返航。汉武帝时期开辟的航线,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端。
三国:三国时代,东吴雄踞江东,竭力发展经济,开创造船业,训练水师,以水军立国,并派遣航海使者开发疆土,与外通好。东吴时期因为同曹魏、刘蜀在长江上作战与海上交通的需要,积极发展水军,船舰的设计与制造有有了很大的进步。
孙吴武装船队出海百余艘,随行将士万余人,北上辽东、高句丽(今朝鲜),南下夷州(今台湾)和东南亚今越南、柬甫寨等国,吴国灭亡时,有战船、商船等5000多艘。据有学者考证,当时孙吴造船业已发明了原始水密隔舱。孙吴发达的造船业对后世出海远航造成了更为有利便捷的条件,由于航海术的提高,三国孙吴多次派使者出海远航,成为开拓性的壮举。东吴黄武四年(225年)扶南国王范旃遣使来吴国,历时四年,在229年到达东吴,献琉璃。孙权派遣中郎康泰出使扶南国。黄武5年(226年)大秦商人到交趾、吴国首都建业(今南京)。法显陆上西行,海上归国,由印度多摩利底经狮子国、耶婆提、到山 东牢山。
魏.晋.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广州已成为计算海程的起点。通过广州来中国经商的国家和地区大为增加.有15个之多。
隋.唐.五代:与中国通商的国家:赤土、丹丹(今马来西亚吉兰丹)、盘盘、真腊、婆利等。中唐之后,西北丝绸之路阻塞,华北地区经济衰弱,华南地区经济日益发展,海上交通开始兴盛[3]。与中国通商的国家:拂菻、大食、波斯、天竺、狮子国、丹丹、盘盘、三佛齐。
航路:由泉州或广州启航,经过海南岛、环王国(今越南境内)、门毒国、古笪国、龙牙门、罗越国、室利佛逝、诃陵国、固罗国、哥谷罗国、胜邓国、婆露国、狮子国、南天竺、婆罗门国、新度河、提罗卢和国、乌拉国、大食国、末罗国、三兰国。同时,唐代即有唐人移民海外。其中,2001年韩国林氏到泉州惠安彭城寻根谒祖更传为佳话,唐林氏始祖渡海韩国繁衍至今120万人。
公告
更多>>
活动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