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会 员 查 询
会 员 申 请
时代呼唤好老师,“师魂”归来兮——闽籍人林韵玲的传奇人生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宗利 林菁蕾 | 发布时间: 2017-09-08 | 31585 次浏览 | 分享到:

林韵玲老师就是这样,她的一生都紧紧跟随着共产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当作自己一生的座右铭,她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自己的信仰 。她有正确的人生观,一身正气,决不以权谋私;她两袖清风,廉洁奉公;她常说:“共产党员是用特殊材料铸成的!”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她都要求自己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雪浪涛涛,彼岸遥遥,并非所有的弄潮儿都能将梦想变成现实,唯有那些怀着坚定信念穿越无法风浪的航船,才能最终迎来充满欢声笑语的辉煌时刻 。回望林老师之前教过的学生,陈寿如教授陷入万千的思绪:这名学生先是林老师教的,后又是她的同事,前后与林老师接触了7年多的时间。长期地耳闻目睹,林老师言教身教对他影响最深。后来他调任校基建处领导,那时恰逢校本部新校区扩建。繁多的购地、安置、建房等项目,领导手中掌管着多个项目的巨额资金,项目如何运作和如何招标的大权也紧紧在握。与全国各权力机构一样,高校基建处历来是腐败的重灾区,在工程项目巨大的利润驱动下,许多建筑公司老板多次轮番变着花样地给校基建处领导们送钱送物或送纪念品 。领导们真是躲过初一, 躲不过十五!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于是,有的学校的“鞋子”湿了一双又一双!学校主管基建的进去了, 后来校基建处的也进去了, 一个接着一个进去了,当时这名学生不仅要面对重金的诱惑,而且要面对同事甚至是领导的巨大压力。同事们对他说:“你不收钱?就你一个人清高?你一个人不拿钱,我们都拿了,你知道我们的压力有多大?!再说外面都知道建筑公司老板们在给处里领导轮番送钱,你不拿白不拿,你不拿别人也认为你拿了!”当时,他面对朝夕相处的同事和领导的这番软磨硬泡,虽然心里压力很大,但是他始终如一不忘林韵玲老师的谆谆教诲!他无限感慨地说:“多亏林老师的教诲啊!”陈寿如教授感激古德生院士对妻子林韵玲的教导,黄健柏副校长感激林韵玲老师的培养。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于每一颗走向社会,走进工作的心灵的影响力是多么的任重而道远。

现任国家安监总局副司长的露采85级学生薛剑光回忆,林韵玲老师太“正统”,太执着,太喜欢关心学生的思想、情绪,太习惯动不动就引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太擅长找学生谈心交心,太爱“唠叨”。的确,林韵玲老师一生只有一个信仰,那就是马克思主义。

            

回报与事业共舞

林韵玲老师出生在福建省闽南侨乡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的古城泉州,聚宝街有她童年的记忆,青春的活力。她活了73岁,党龄却有55年。上大学之前,在泉州七中高中部林韵玲就入了党,那年她才18岁,打那时起,她就抱定把这一生都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 。大学毕业后,林韵玲留校担任学生辅导员,开始了她的辅导员生涯。1966年2月15日,林韵玲在读完焦裕禄先进事迹报道后,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么一段话:“我也是挂着党员招牌的人,也应该学习焦裕禄同志,我活着就是要更好地为党、为人民,当革命事业需要的时候,我也一定毫不吝惜自己的生命。” 廖廖数语,虽朴素无华却道出了一个坚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声。

公告
更多>>
活动
更多>>
热门推荐